Art

除了公辦好展之外

Go to the profile of Huang Sun Quan黃孫權

去年當《藝術家》雜誌公布經由藝術圈人事票選出來的「十大公辦好展」名單之際,北美館歡欣獨佔前五名,但由於資源分配以及蔡國強展覽經費曝光(八千萬)、加上威尼斯雙年展策展機制引起藝術圈內一陣嘩然,歡欣中想來會有惆悵。歷史總給予雄辯的機會,年底《藝術家》雜誌又公布了2010年十大好展,此一名單提供我們討論當前國立美術館政策取向與藝術生態趨向的好機會。

首先,資源多寡、國際進口與票房再也不是「好展」的保證,北美館光是三項國外大展大約就有三億經費,這大概是高美館兩年的總預算。然而三項國際展,費城美術館展(第四名)、高第耶展(第六名)與高更展(第七名)縱使票房驚人,可所費不貲,透過其經紀公司的策展與作品選擇限制了北美館作為主人的能動性,有淪為展示空間之慮,今年獲選名次也不高,北美館獲得最高名次的仍是重頭戲台北雙年展(第三名)。這可打了李永萍極力推薦行政能力一流的謝小蘊出任館長一巴掌。北美館近年來以中國明星與全球知名美術館合作打造的口碑保證在眼球次數贏得勝利,滿足「民主政治」的需要,但總未必獲得藝術圈內的肯定。 建築出身的吳光庭上任不久,與這些展覽關係不大,但壓力可想而知,特別是最近發生要求藝術家陳潔皓要消毒「樂生作品」事件更引起軒然大波。吳館長需要重新思考的,不只是在李謝架構下的「國際交流」、「中國加值」與慣常操作的「名牌展示」到底如何回應藝術專業人事的看法,更需要思考台灣最重要的美術館之功能,沈溺於新自由主義式的票房考量顯然不是公立美術館被期待的角色。

反觀高美館,資源相對匱乏,在全年只有六十二萬觀賞人次下,也奪下五項展覽名次,分別是亞柏斯展(第一名)、西班牙陶藝展(第二名,此項由高美館規劃,於高美館、國立手工藝中心展出)、蕭勤回顧展(第七名)、林壽宇(第七名)、侯淑姿展(第九名)。其中亞伯斯展獲得第一名更令人訝異,這位包浩斯學院第三代的掌門人,常在建築與設計圈內常被提起,然對台灣美術界而言是生疏的,高美館卻有過人毅力將之引進,並舉辦工作坊增進高雄市民與包浩斯最簡約一派的風格相遇,非常難得。一位台北網友言之:「這應該在台北舉行啊,高雄哪有這種理性與幾何的思考啊?」也許正因為在高雄,在高美館,亞伯斯展獲首獎的訝異與台北人歧視的訝異才能穿透北美館那種過於票房過於民粹思考的迷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同樣的國際選擇,南北選擇 大相庭逕,北美館選擇知名,而高美館則勇於薦新。

有許多本土重量級的藝術家展覽也在此次獲選,陳界仁(第五名)、莊普(第六名),蕭勤(第七名)、林壽宇(第七名),這些前輩與中生代的展出實至名歸,相信公立美術館當可經過此次鼓勵後,更認真對待本土的藝術家。

其中值得一提的則是侯淑姿「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個展,名列第九名,是台灣本土藝術家唯一入選的女性。我身為策展人,更是與有榮焉。創作論壇是高美館鼓勵新人發表,自己提案經過評審一致同意方得進行的申請展,其中展覽經費只有十萬元,其餘策展人與藝術家都要自籌,我相信這是所有展覽中花費最少的展覽,但我們卻贏得無可比擬的成績。當高美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有史以來創作論壇最多人參觀的一次,破了五萬人次,我非常的興奮;當他們又告訴我,所有的導覽義工都非常喜歡,覺得這次的展覽是他們最有勇氣最熱情樂意介紹的展覽,我欣喜非常;他們還告訴我,許多不會進美術館的長輩們看到展覽都掉下淚來,我喜極而泣。

是的,底層人們的美學感動不是民粹,也非票房而已。對於來自專業界票選的公辦好展更有意義的延伸,就是提醒公立美術館當有的研究、展示與收藏功能,不能只有簡化成展示與收藏,不能簡化只剩獎項,而由藝術家與策展人自己擔起研究重責,由他們揭露台灣社會當下的情境並引發討論的熱情。除了十大公辦好展之外,哪時候會出現十大公辦好研究?公立美術館何時能主動回應當下台灣與全球的情境,思考藝術能夠也應該發揮的前衛與反思功能,而非只是政務官文化局之下的一枚顯得過於昂貴的國家機器而已。

(刊於今藝術 2011 一月號)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