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D發刊詞:死亡前的加速公社

不對未來撒謊是不可能的,人們可以隨意撒謊。- Naum Gabo

1995年,理查德·巴布魯克(Richard Barbrook)和安迪.卡梅龍(Andy Cameron)兩人合寫〈加州意識型態〉(THE CALIFORNIAN IDEOLOGY)一文,在 MUTE 雜誌首發,隨即發佈在NETTIME的郵件列表上引戰辯論,隔年收錄於《科學即文化》期刊上1。此文震動了矽谷整合全球技術經濟的美夢,對那些崇拜《連線》(Wired)雜誌、緊跟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 和凱文·凱利(Kevin Kelly)屁股搖擺的「科技-反文化」青年來說,實如打臉。

「意外的」,這是巴布魯克在二十年後的一場演講說出的2,此文成為歐洲批評美國達康(dot.com)新自由主義與網絡泡沫批判的經典。巴布魯克在英國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教書,卡梅龍則是堅定的托洛斯基左派。他們原本只是為了大學新設的跨媒體中心課程(hypermedia)寫一份發展綱要,兩人邊喝啤酒邊抽大麻寫,「意外的」,可能本要怨懟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好像突然反感於《連線》和MONDO 2000雜誌所宣揚的科技反文化福音,便命名敵人為「加州意識形態」──統合了自由主義(對某些人來說,是新自由主義右翼)、嬉皮的反文化激進論,以及技術解決論等等混種意識形態──是由少數技術菁英卻擁有全球性力量與解釋進步正當性的男人團所掌握,相對於美國西岸的前沿藝術家和學者努倡導的負熵崇拜者產生的「後人類」理念,在沒有明顯對手的情況下,加州意識形態的全球主導地位是全面的。

新自由主義從來不只是政治經濟學上的理性政策,否則很難作為一種行銷全球的產品,保守主義文化與個人自由文化是其雙翼。這群人將美國共和黨帶頭人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及其親信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3所鼓吹的”歷史進步”當作鼓風機,成就自己的文化霸權。從布蘭德開著一台小貨卡販賣文化商品開始,出版《全球概覽》,《共同进化季刊》(CoEvolution Quarterly),到了和勞倫斯·布萊恩特(Larry Brilliant)共創的 THE WELL4的「虛擬社區」(Virtue Community),這也是虛擬社區一詞與社會群體的首次出現,布蘭德與其追隨者們就此打造了今日網絡社群開端。THE WELL是美國七零年代電子邊境信仰者與美國鄉間新公社派後裔,這個社群包含了前衛程序員、文化行動者、反文化嬉皮、石油富商、全球公司高管、新自由主義的哲學小說家艾茵·蘭德(Ayn Rand)5、後來成為電子前沿基金會(EFF)創始者之一,發表過著名的《賽伯空間獨立宣言》6的約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甚至還有當時紅極一時的迷幻搖滾樂團死之華(The Grateful Dead),這些文化醞釀了《連線》帝國。7

這波技術─文化的進步力量,一開始是麥卡錫主義下的藥物文化、新左與反文化份子的聚集,迸發了科技藝術的超級力量,逐漸取代了老舊的搖滾樂與嬉皮,替換了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的愛情文藝大戲,淘汰了迪倫的歌詞,其代表了歐洲的福利國家體系崩解與美國的工人黃金時代結束後的主導文化。相對於許多哲學家關注六八學運的影響,這個成為今日宰制性的意識形態卻鮮少獲得應該的關注。有人知道個人電腦和信息網絡的進步許多都是由受新左派影響青年和反文化的技術樂觀主義者所實現的,熟知故事的人則知道這是美國政府基於冷戰所做的鉅額投資才有的成果,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是在國家的大量補貼下發明的,包含軍轉民科技等等。今日具有影響的技術發展與成果都是先由公共財富投資創造的,裡頭還包含許多哭笑不得的實驗,例如美國CIA進行的LSD實驗,美國希望能在戰俘身上套出機密。如果沒有這個實驗,LSD也不會散落在舊金山街頭,個人計算機的歷史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這些信息技術產品並非禮物經濟,而是戰爭武器的民用化,偽裝為前衛文化,成為福山歷史終結論後的唯一的「歷史前衛主義」。非理性繁榮不僅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J. Shiller的批評8,更像是一面倒的進步迷因。如今,科技主義傳教士的演講場場爆滿,科技藝術的展覽此起彼落,人類終結、後人類、火星移民,負熵、奇點、技術哲學、硅基時代、人工智能等詞彙成為理論焦點,現實裡正在發生的一切因為不能解決就跳過吧!就像工業時代的現代性理論家常常不提發展連帶的外部性責任一樣:(去)電信管制、政府撙節、勞工福利縮減、工作與工會的消失、第四世界被拔掉插頭的人群,零工、流眾(precariat)、沒有社會的社交媒體、社會平台化等關鍵關懷不得人愛了。老舊問題與老舊理論要掃進墳墓裡,新理論的正當性來自新奇,而非鬥爭可能。畢竟有了《連線》,誰讀《滾石雜誌》或《雅各賓》(Jacobin)呢?

歷史在教,但沒有學生。時至今日,我們仍處在1995年加州意識形態的籠罩裡,多添了點加速主義與解決主義的調味。我們仍未有另類的前景。關鍵在於,我們有許多批評,但沒有理論;有很多反思,但沒有對現實進行採礦與翻譯。簡言之,批評者沒有自己的戰壕,打不了陣地戰,像是用農村的善意鋤頭對著資本─技術城堡邪惡塔樓叫戰;理論者沒有好的經驗研究,只是呼籲,淪為文明衝突的熱衷解釋者或表演哲學家,於是無法從新地形中解釋新社會轉化的必要故事與其意義,因為理論和研究的價值取決於它們解釋觀察到的研究對象的能力。

身處杭州,歷史上人文薈萃之地,阿里巴巴與網易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個開放境外數位金融港,也是中國數位支付系統的起點。新的「杭州意識形態」已然升起,但亟待診斷。與美蘇冷戰後新崛起灣區─矽谷意識形態構造大不相同,作為社會主義的發展信息技術實驗場,中國特色的網絡社會的意識形態乃由一系列的國家主導或容許實驗的策略所構成:山寨、盜版、強大的分包轉包製造能力、社會關係交易化、社交媒體進入公私企業與大學校園成為行政管理的身分認證與社會信用紀錄及防疫追蹤控制工具、嚴格審查與網格政治不妨礙網絡交易市場的日益蓬勃。這套機器體系,在中國由社會主義轉向民族主義的趨勢中,組裝成特殊的民族主義的好故事。與此同時,中國仍是矽谷─台北新竹─深圳─印度的全球信息技術軟硬體產業重要節點,介入主導當前最富活力產能的經濟增長。獨特的杭州意識形態,並非加州意識形態的反面,更像是國家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對待信息技術的兩個面向。歐美左右翼陣營皆有人讚嘆欣賞,有人嗤之以鼻。以此觀之,我們更應關切的應該是政治─文化使用技術的方式,而非本質性、生發性的技術存在,更非宇宙技術的多元文化主義傾向。更希望在它形成過程中,進行嚴肅的分析批評與闡釋,從而獲得該有的自體免疫。

這份自辦學術期刊,ACID,是認真的理論實踐,又懷抱嬉鬧自嘲愉悅。在負熵後人類的流行理論前加速建設積極的學術公社,而非回聲室(echo chamber)中的社群。我們要成為死亡前的加速公社(Accelerated Commune in Dying)。在學術期刊的私有封閉的堡壘裡發出戰帖;在出版審查裡找到新的解密形式;在資本主義的技術文化線性歷史的進步中尋找縫隙;在社會主義轉向民族主義的當代中國進行政治辯論。總之,要測驗現實的酸度。期望ACID是一份當代技術圖景的政治文化地形圖與採礦機,換來的不是加密貨幣,而是朝向美好生活的具體形式和細節的運動。

當時參與了美國CIA進行LSD實驗 肯·凱西(Ken Kesey),是布蘭德的好友,之前一起搞過歡樂搞笑團(Merry Pranksters),也是新新聞派小說家湯姆·沃爾夫(Tom Wolfe)以其為主角的小說9捧紅的人物。在參觀史丹佛國際研究院由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主導開發第一套個人電腦系統(NLS)後,他感慨地說:「看來迷幻藥之後最酷的就是它了!」(It’s the next thing after acid.) 。他的小說《飛越杜鵑窩》10接續了五零年代垮世代與六零年代反文化而成為經典,這本獨特的社會─心裡分析的寫實小說,批評了技術官僚體系,展現了人們野生的生活慾望與愛。

希望ACID這本期刊也能如此。

ISSN 2960-0944

試酸號目錄(ACID 0)《當不再有愛 有愛就不復存》

死亡前的加速公社 黃孫權
前言 張鐸瀚

專題:當不再有愛,友愛就不復存 WHEN THERE IS NO LONGER ANY LOVE, THERE IS NO LONGER ANY PHILIA 第七屆網絡社會年會選集

  1. 「當不再有慾望,就沒有愛,當不再有愛,友愛就不復存」 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第四卷未出版手稿的導論 | Daniel Ross
  2. BI0FILM.NET:像細菌一樣抵抗 | Jung Hsu & Natalia Rivera
  3. 腦和心:將信任、關心和遊戲帶入點對點網絡 | Mai Ishikawa Sutton
  4. 時間與沈浸 從藝術家紀錄片到VR的創作 | 陳芯宜
  5. LUMBUNG.SPACE | Farid Rakun & Julia Sarisetiati (ruangrupa 成員)

一般論文 技術與文化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 《狩獵愉快》 後現代語境中的新神話敘事 | 朱顏
  2. 線性歷史的終結 技術未來的單調想像 | 張鈺彬
  3. 溢出流媒體? Bandcamp 作為另類音樂平台的探尋 | 馬雅
  4. 紙上建築 ARCHIGRAM 形式美學與前衛預言之爭 | 鄭葉穎
  5. 算力時代的數位圖像生產與消費 | 袁孟如
  6. 志願計算專案中生成藝術的維繫功能 SETI@homeElectric Sheep為例 | 湯睿沄
  7. 深海之懼 技術推動的性暴力 |王思雲
  8. 無法互聯的連結 | 蔡澤銳

批評 REVIEW

  1. 把社會還給社會主義 ——評布若威《製造甘願》 | 孫彬發

獲取ACID辦法:

1。此期刊繁體版 (epub)可於以下平台獲得,所有平台出版皆為DRM-FREE, 意味著你可以下載後在任意閱讀軟體上閱讀,也可以”借閱”出去沒有限制。全球主要的Amazon市場都有上架,以下只列出美國與日本兩地。

Amazon (US)https://www.amazon.com/dp/B0CBDBR5N5
Amazon (JP)https://www.amazon.co.jp/dp/B0CBDBR5N5
讀墨(Readmoo)https://readmoo.com/book/2202803720001
Apple Books 稍候上架
Google Play Books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fzJEAAAQBAJ&pli=1

2。COOP獲取
若你是使用coop獲取,若使用unipass錢包,可轉 6$COOP到此地址: ckb1q3s56s9gdcdjn285mrvnh8em8y9lwsyq87se5603e9t3dcpfagym8x5dwz07ah92kt5d307acttge0jdw7puu705t3a
若使用L2 Godwoken錢包,轉 6$COOP到
caains.eth (0x0E659Baaf3EB20B5772BF015c29e6Bd7E5C33c06)
將轉帳截圖email to : inetworksociety@gmail.com 並註明需要簡體中文/繁體中文, PDF/EPUB格式。你將會收到期刊的下載連結。

Footnotes

  1. 這篇文章首發於 Richard Barbrook & Andy Cameron. (1995).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Mute. https://www.metamute.org/editorial/articles/californian-ideology;隨後發表在期刊上,见Richard Barbrook & Andy Cameron. (1996).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Science as Culture, 6.1, 44–72. 中文翻譯可見 Liang FANG. (2017). 译文 | 加州意识形态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Liang FANG’s Blog. https://fangfrancis.github.io/culture/2017/12/22/Californian-Ideology/
  2. https://vimeo.com/157715400
  3. 《第三波》作者,著名的流行科技的未來學家
  4.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有著《全球概覽》氛圍的BBS布告欄系統。
  5. Any Rand 是一名俄裔美國人,崇尚個人自由與相信人定勝天的信仰者,小說《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國出版時,成為僅次於《聖經》銷量的著作。參考Ayn Rand. (2013). 《阿特拉斯耸耸肩》 (杨格, Trans.). 重庆出版社.
  6. 見 John Perry Barlow. (2016).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https://www.eff.org/cyberspace-independence。Barlow還幫The Grateful Dead寫過歌詞。
  7. 這個故事說的最好有兩位作家,可以參考 John Markoff. (2006). What the dormouse said: How the sixties counterculture shap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Penguin. 以及 Fred Turner. (2006).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Stewart Brand, the Whole Earth Network, and the rise of digital utopian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Robert J. Shiller. (2015). Irrational exuberance (Revised and expanded third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 Tom Wolfe. (2008). 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 (First Edition). Picador.
  10. Ken Kesey. (1963).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Berk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