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黃孫權

Urbanism

編輯室手記:北京首發

此次應「北京設計周」之邀,透過雅筑的引介與冰峰兄的鼎力襄助,方能在「當代藝術&投資」刊物中藏著一份精簡版的簡體破報。...

Urbanism

豪宅燈火‭ ‬庶民無望

元宵,在孩提時光,我們總提著幽微燈籠經過那些彎彎曲曲的巷弄,逐一認識街道的秘密與氣味,追逐友人的步履踏遍社區白日隱匿、黑夜明亮的寶藏。...

Architecture Urbanism

花博與世博的另一面:偉大文明的野蠻展示

這張照片讓我想到兩件事,第一與花博有關,因為台北市正在進行花博,很多的地方會看得到垂直式花牆,變電箱也都塗上很多新的假綠樹;第二個與台北的環保政策有關,照片攝於師大夜市,畫面上剛好符合上海世博台北館...

Urbanism

小確幸時代!

最近內地、香港的文化雜誌都以「佔領」為封面,「佔領」毫無疑問是結束去年最大的事件。台灣除了辛苦維持台北101前的「佔領」行動外,文化界也「佔領」了版面,除了出現了百年難得的「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外...

Art

除了公辦好展之外

去年當《藝術家》雜誌公布經由藝術圈人事票選出來的「十大公辦好展」名單之際,北美館歡欣獨佔前五名,但由於資源分配以及蔡國強展覽經費曝光(八千萬)、加上威尼斯雙年展策展機制引起藝術圈內一陣嘩然,歡欣中想...

Architecture Urbanism

伊達邵的歌聲

日月潭伊達邵的邵族過年,是公共生活,維持一個月。其尾祭當日從黃昏五點半首祭者宣布開始,先以豐盛食物收服觀光客的胃,年輕帥氣的主祭者們前後搭肩舉著日月盾牌走進第一場家門,吟唱祝福,接著走出來,邀請所有...

Urbanism

總編手記:陽光不曾降臨的美麗 In Memory of Elsa Chen

認識香君是在我研究所的時候。我與她先生啟明兄先結識,隨後因為同學殷寶寧的關係認識了她。那時我每週在羅斯福路上的寶島新聲主持一個談論地下音樂歷史的節目,有一晚,她與殷寶寧騎著摩托車跑來「探班」,並在錄...

Art

城鄉所三十二年

最終,我不知道我怎麼回到家了,丟了一只鞋。被朋友與學長學弟熱情的擁抱,好像悼念最美也是最後能夠懷念的青春歲月。就這樣,我們讓台上建中北一女的傳統繼續再現其價值系統,基進的但要是最好最聰明的學生,這才...

Art

淒涼

不知為何,下樓買煙的時候,遇到街上的落葉與罕有的涼風,感覺卻淒涼無比。去了墾丁與大鵬灣,即便炙熱的陽光與美麗的潟湖,也遇到了仲齊還有美麗的夕陽,但還是無法另我動容。...